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四大挑戰
鋼鐵工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應該分為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是指,鋼鐵生產應該重視在原料投入、高端人才方面的投資,同時不應該依靠補貼來維持企業生產經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指,鋼鐵生產應該在推動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作用,并且不能對社會產生危害。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是指,鋼鐵工業應該做到不污染土壤,水資源和空氣。巴松分析說,將來,全球鋼鐵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以下四大挑戰。
挑戰一:減少、控制碳排放
碳排放造成全球變暖如今已經是業界共識。為了減少和控制碳排放為全球帶來的危害,各國均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改善生產減少碳排放。相關數據顯示,全球鋼鐵工業的碳排放占比為6.5%,其溫室氣體排放占比為5.8%。雖然鋼鐵工業并不是最大的碳排放工業部門,但是其相關的有害氣體排放已經引起各界注意。而且,鋼鐵工業還是重要的能源使用部門,能源業的碳排放量很大,主要由于世界上有60%左右的能源部門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來進行能源供應的。
當前,世界上大部分鋼鐵生產仍在使用高爐煉鐵,主要原因:第一,高爐煉鐵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第二,高爐煉鐵生產在其生產過程中便能自行產生能量,無須加入外部能源供應,這使得高爐煉鐵在缺少電能供應的發展中國家應用比較廣泛;第三,由于電爐生產需要廢鋼,但是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缺少廢鋼供應。
挑戰二:尋找化解過剩產能的方法
目前,全球鋼鐵行業大量的過剩產能對于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為了維護大量的過剩產能而產生的投資和維護費用,正在造成全球鋼鐵行業的資金枯竭。而且,過剩的產能使得鋼鐵產品正在喪失其競爭力,抑制了整個鋼鐵行業的盈利,對于該行業未來發展資金的可持續性產生威脅。這造成鋼鐵企業會減少其生產條件的維護,使得工作環境的隱患增加,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減少,降低了股東收益,對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于鋼鐵企業的決策層來說,要慎重考慮投資新建產能和考量在產能過剩情況下投資所帶來的收益。
挑戰三: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的不利影響
2010年,鋼鐵原材料定價及交易模式的改變,已經并且仍將對鋼鐵工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其實,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原料價格波動性的影響將更為顯著。同時,隨著原料市場的日益透明化,價格的變化將更為頻繁,這更增加了原料市場的波動性。
同時,原料價格的透明度增加,使得成品鋼的價格也更加透明化。為此,鋼鐵生產的價值鏈也更加透明化,這一變化使得鋼鐵工業的利潤趨向透明化和固定化。而因為鋼鐵工業在由原料到生產出鋼鐵產品的這一流程中已經非常具有效率,所以對于當前的鋼鐵工業來說消化原料市場價格波動的不利影響的空間就所剩無幾,而這一“消化空間”對于需要可持續發展的鋼鐵工業來說又是及其重要的。
挑戰四:選擇何種生產工藝
現在,每年有4億噸的廢鋼在全球被循環利用。其中,僅有7000萬噸在中國被循環利用。目前,企業繼續保持當前鐵礦石生產鋼鐵的工藝和設備,但同時研發和更新能夠更便捷、更有效率地使用廢鋼的新技術和新設備,這被業界認為是非常明智和理性的生產工藝選擇。
鑒于中國在2000年~2012年期間,鋼鐵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可以預計的是,未來中國的廢鋼將大大增加。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這一廢鋼供應量的變化將給全球鋼鐵業生產工藝帶來怎樣的影響,業界還不得而知,不過將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電爐鋼生產或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