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316不銹鋼無縫管晶間腐蝕敏感性的因素有哪些?
316不銹鋼無縫管在日本的應用已超過十年,而在中國最近幾年才開始應用。由于316不銹鋼無縫管作為超超臨界機組鍋爐高溫段過熱器和再熱器的設計溫度一般為600~610℃,正處于316不銹鋼無縫管的敏化溫度(450~850℃)的中心區域,是M23C6沿晶析出的最敏感溫度,容易導致晶間腐蝕的發生,而316不銹鋼無縫管中上限高達0.13%的碳含量也加重了M23C6沿晶析出的可能程度。Super304H不銹鋼,因晶間腐蝕導致其泄露失效。為此,有必要就成分、成材工藝、時效處理等方面對316不銹鋼無縫管晶間腐蝕敏感性的影響進行系統研究。
山東龍川生產的316不銹鋼無縫管,其規格為Φ48mm×7mm(直徑×壁厚),供貨態熱處理為1150℃固溶處理。用島津PDA-700光電發射直讀光譜儀測定其化學成分(表1),其中C含量處于標準下限,Nb/C質量比為5.7左右。此外,鋼中還存在非ASME標準規定的元素Mo,能強化不銹鋼中Cr元素的耐蝕性。
經過1150℃×15min固溶處理后316不銹鋼無縫管的晶粒度維持在7~10級;經不同溫度的穩定化處理后析出相的數量較固溶態明顯增加,其中950℃仍為敏化溫度,有大量M23C6(M=Fe,Cr)沿晶界析出;隨著穩定化溫度的升高Nb(C,N)的析出數量隨之增加,抗晶間腐蝕性能不斷提高;當溫度達到1100℃時Nb(C,N)的析出量達到最多,其抗晶間腐蝕性能較固溶態有明顯提高;1100℃處于316不銹鋼無縫管的固溶溫度范圍,明顯高于傳統1Cr18Ni9Ti型不銹鋼的穩定溫度900℃,說明316不銹鋼無縫管供貨態的固溶處理工藝實際上兼顧了固溶與穩定化的雙重作用。
文章來源于:http://www.hlzc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