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十316l不銹鋼管走勢很迷茫
上半年,我國經濟經歷著內需不足與外需疲軟、實體去產能與金融去杠桿的陣痛,工業增速逐漸向潛在增長率靠攏,工業企業效益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部分行業出現全行業虧損,工業運行形勢日趨嚴峻。下半年,過剩產能的消化仍將是結構調整的重點,國外市場復蘇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工業經濟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穩增長的難度仍然很大。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國內經濟發展也處在矛盾交錯、壓力凸顯的復雜時期。
下半年我國工業發展面臨著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風險和挑戰,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為應對挑戰的唯一出路。但是國內經濟經歷去年下半年政府換屆后的“去杠桿,壓泡沫”至今,新一屆政府已經發現,由于泡沫的發生根源在于國內的經濟運行的結構不合理所導致的,強行擠壓必然傷及正常的經濟運行,所以出臺了底線論的新調控思路,主要就是經濟如運行在合理區間內,減少政府行政干預,主要采用“預調,微調”的思路來引導市場的力量發揮健康的作用。
從中長期趨勢來看,我國工業正處于潛在增長率下降的通道中,增長存在內在下行壓力,一些要素結構已發生根本性改變。根據生產函數模型對我國工業的潛在增長率進行分析,如果不能在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制度改革方面取得較大的突破,估計今后10年我國工業潛在增長率將回到7%-9%的區間。
從趨勢上看,我國工業增速從2010年2月份開始進入長達40個月的調整期,其調整幅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大大超出了預期,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見底跡象。雖然工業數據在7月份出現大幅反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但支持數據反彈的因素(如外貿大幅回升、高耗能等基礎設施建設回暖)能否持續還有不確定性,不能因此就斷定工業增速出現了拐點。
近幾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0%以上。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而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社會物質生產的骨干力量。從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看,加權平均法測算結果顯示,1-7月份工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貢獻率約為39%,比一季度下降了近7個百分點。
從工業內部結構看,1-7月份,輕工業同比增長8.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重工業同比增長9.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在1-7月份工業增速同比回落的0.9個百分點中,約58%是由輕工業增速回落造成的。工業企業整體生產活動進一步趨弱,若無政策干預,還有進一步失速下滑的可能。
產成品資金和應收賬款是反映316l不銹鋼管企業庫存水平的兩個重要指標。從6月份情況看,工業企業產成品資金和應收賬款的增速沒有延續前期持續回落的趨勢,說明目前工業企業整體再次由去庫存轉為補庫存。
從具體行業看,鋼材、煤炭的社會庫存處于歷史高位。上半年主要城市316l不銹鋼管庫存、山西煤炭庫存遠高于歷史同期水平,顯示補庫存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庫存可能再次成為工業增長的拖累。這也證實了近期的鋼價反彈主要是受下游用戶補庫存拉動,并不是真正的需求增長,其價格的快速上漲有一定不確定性。
目前316l不銹鋼管去庫存的過程十分艱難,并不徹底,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反彈的力度。就去庫存而言,如果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低于工業生產增速,只是相對去庫存;如果316l不銹鋼管企業產成品庫存負增長,則是絕對去庫存。目前的情況是相對去庫存,且庫存增速一度降到7%左右之后又回升至8%,說明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又重新投入生產,316l不銹鋼管行業由于產能過?,F象嚴重,產能釋放的彈性大,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