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16不銹鋼管經銷商真實生存狀態究竟如何?
根據記者了解,鋼貿類糾紛是銀行眾多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占比較高的一類?!皬?013年四季度開始,一些原來經營情況比較好的企業,現金流也出現了問題——316不銹鋼管訂單量下降,資金利率走高,企業難以承受。”上海一位資深鋼貿商坦言。
本報記者統計,在以銀行為原告且涉及鋼貿企業的125件案件中,原告主體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等10家上市銀行。其中一國有銀行就占據了半壁江山,平均每天2.6件(4月15日-5月15日期間共計23個工作日)。
浦東新區會聚各類金融機構,因此,浦東新區法院成為受理金融糾紛最多的法院之一。本報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僅浦東新區法院民六庭2013年一年受理的鋼貿類金融案件就有1100多件。經過調研分析,該院認為銀行將至少又有1000余案件起訴。
記者走訪多地調查了解到,這波銀行與316不銹鋼管企業金融糾紛的起源,始于2009年至2011年間?!澳莻€時候我們之間合作非常緊密,鋼貿商能從銀行取得大量信貸。”何老板,一家在上海常年從事鋼貿生意的企業主告訴記者。
據上海市銀監局統計,在行業繁榮時期,僅上海地區鋼鐵貿易企業貸款余額一度接近2000億元。上海周寧商會的數據顯示,以銀行融資1600億的規模平均成本15%計算,鋼貿商每年支付成本近250億元,銀行在與鋼貿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然而隨后的兩年時間,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國內國外需求低迷,316不銹鋼管滯銷,鋼鐵價格倒掛使得鋼貿商損失慘重。“對于鋼貿類貸款,此前包括興業銀行、民生銀行都曾向當地商會表態不會一刀切?!焙卫习逄寡浴?/p>
但問題是,整個鋼貿行業因為聯保、互?;靵y不堪,已經不是銀行能緩解企業資金鏈緊張的問題了,因此,銀行著手向鋼貿商們提起訴訟,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房地產市場繁榮之時,316不銹鋼管 也被市場大肆炒作,在“聯貸聯?!钡娜谫Y模式下,鋼貿業被資本裹挾急速膨脹,曾經繁極一時。而今,鋼貿行業不良貸款集中爆發,相互擔保融資的鋼貿企業們,遭遇了“火燒連營”般的系統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