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不銹鋼管熱處理合格率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在316不銹鋼管基礎上加入適量的鉬、鈦以及稀土元素研制而成的一種合金高錳鋼,其力學性能和耐磨性均優于316不銹鋼管,可用于制備裝甲車輛的履帶板。
鉬、鈦以及稀土元素的加入,易導致316不銹鋼管鑄態組織中析出含有合金元素的滲碳體型碳化物和特殊碳化物,給熱處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對316不銹鋼管履帶板采用傳統水韌處理工藝(見圖1) 進行熱處理,發現其顯微組織很不穩定,常出現較多的未溶碳化物或過熱碳化物(碳化物評級參照YB 3210-1980《高錳鋼鑄件技術條件》:
A 代表碳化物未溶,B 代表過熱;1 ~ 3 級為合格,4A 和5A 允許返工,4B 和5B 直接報廢) ,一次熱處理合格率只有70% 左右。
基于此,本文分析和探討了316不銹鋼管履帶板熱處理合格率不高的原因和316不銹鋼管的固溶行為,并通過熱處理工藝試驗,改進了316不銹鋼管履帶板熱處理工藝。
為了找出316不銹鋼管熱處理合格率偏低的原因,試驗前對生產用的RT-160-12 高溫臺車爐進行了爐溫均勻性檢測,其結果符合GB /T 9452-2012《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測定方法》規定的Ⅲ類爐標準。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如下兩種試驗。
試驗Ⅰ:從同一鑄造批次的履帶板中隨機挑選9件,均勻擺放于RT-160-12 高溫臺車爐內(見圖2) ,按圖1 所示工藝進行水韌處理,碳化物評級結果為6 件2A 級、3 件3A 級;
然后用另一鑄造批次的履帶板進行相同試驗,碳化物評級結果為9 件1 級(晶界、晶內平均直徑≤0.05 mm 的未溶碳化物數量≤1 個) 。
可見,同一鑄造批次的履帶板鑄件進行熱處理后,鑄件之間碳化物評級結果相近;不同鑄造批次的履帶板鑄件進行熱處理后,其碳化物評級結果有差異。
2015年6月29日
山東省龍川鋼管制品有限公司